每天超过50人在线咨询,24小时咨询热线:15818673253
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百科 > 专利 > 申请专利的权利的归属
申请专利的权利的归属
  • 来源 : 朗辰知识产权
  • 阅读量 :
  • 日期 : 2020-12-30
   当一项发明创造完成后,该发明创造的申请专利的权利归属如何判定?是属于发明人还是其它人。总体来说专利申请的权利归属主要看谁对这一发明创造享有支配权。只有对该发明创造拥有支配权的人才享有就该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根据我国《专利法》的规定,申请专利的权利归属判定主要分三种情况:
 
   一、非职务发明的申请专利的权利归属
 
   在非职务发明中,发明人或者设计人对其发明创造拥有申请专利的权利。
 
   这里指的非职务发明指的是一切自然人出于兴趣、爱好作出的发明创造,即该发明纯属个人行为。这类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作出这类发明创造的发明人或者设计人。
 
   对于非职务发明创造,我国的发明人、设计人不分年龄、性别、职业、政治面貌等,只要有正常的行为能力都有权申请专利。如果是多个人共同完成的发明创造,应当将所有人员的名字都写在请求书中发明人一栏上。另外,发明人或设计人,是指对发明创造的实质性特点作出贡献的人。在完成发明创造的过程中,只负责组织工作的人、为物质技术条件的利用提供方便的人或者从事其他辅助工作的人,不被认为是发明人或者设计人。

 
   二、职务发明的申请专利的权利归属
 
   单位(包括法人和其他组织)对本单位工作人员的职务发明拥有申请专利的权利。职务发明指的是在执行单位的人物或主要利用单位的物质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职务发明如果申请专利,并获得授权的话,专利权归属于单位,发明人拥有署名权,获得必要的奖金和报酬,以及在申报科研成果奖,或者作为技术职称晋升或者破格晋升的依据。(这里的单位指的是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国家机关等)。认定职务发明创造需要考虑下列因素:
 
   1.发明人是本单位的员工
 
   作出发明创造的发明人或者设计人应当是申请专利的单位的员工。就是说,发明人或者设计人与单位之间具有隶属关系。这是职务发明创造的前提。这里的“单位”包括各种法人和非法人组织。
 
   不具有独立地位的内部机构或者部门不是专利法上的“单位”,例如,大学的教研室、研究机构的研究室、课题组,等等。对“本单位”应作广义的理解,“本单位的员工”包括本单位的临时工作人员,例如从其他单位借调、聘请来的人员。
 
   虽然这些人员的编制和工作关系在其他单位,但是借调单位、聘用单位实际上是把他们纳入本单位工作计划的,所以在完成该单位所分配工作的情况下,应当视为本单位的工作人员。
 
   2.发明创作是在执行本单位的任务完成的
 
   “执行本单位的任务完成的发明创造”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1)本职工作中作出的发明创造。“本职工作”一般是指发明人或者设计人在单位日常从事的具体专业工作。发明人或者设计人在日常从事本职工作中完成的发明创造,当然属于执行本单位的任务完成的发明创造。
 
   (2)履行本单位交付的本职工作之外的任务所作出的发明创造。虽然与发明人或者设计人的本职工作无关,但是属于在执行本单位分配的专门任务时完成的发明创造,也属于职务发明创造。例如,发明人的本职工作是搞机床设计,单位临时派他去进行一项新型绘图桌椅设计,他作出的有关发明创造也是职务发明创造。
 
   (3)退休、调离原单位后或者劳动、人事关系终止后1年内作出的,与其在原单位承担的本职工作或者原单位分配的任务有关的发明创造。
 
   3.发明创造主要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完成的
 
   这里的“物质技术条件”,指的是本单位的资金、设备、零部件、原材料或者不对外公开的技术资料等。其中,技术资料是指该单位内部技术档案、设计图纸和新技术信息等,单位图书馆或者资料室对外公开的资料不包括在内。此外,对本单位物质技术条件的利用,应当是完成发明创造所不可缺少的。少量的利用或者对发明创造的完成没有实质帮助的利用,应不予考虑。
 
   4.单位与发明人或者设计人之间是否有有关合同
 
   对于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完成的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的归属,我国现行《专利法》也允许科技人员与单位通过合同进行约定:既可以约定归单位,也可以约定归发明人或者设计人。对于这一规定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1)单位与科技人员通过合同约定的发明创造,仅限于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完成的发明创造,对于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所完成的发明创造不能通过约定来决定归属。
 
   (2)这种约定应当通过书面合同来进行,没有书面合同,只能按照职务发明创造来确定权利归属。
 
   (3)在合同对申请专利的权利作出约定的情况下,至于发明创造的完成是“主要”还是“非主要”地利用了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完成的并不重要,也就是说,对于“主要是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完成的发明创造”,也是可以通过合同来约定其归属的。
 
   5.完成发明创造的时间
 
   职务发明创造与非职务发明创造的划分,主要不取决于发明创造是在工作时间还是在业余时间完成的。这是因为,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不同,它不受上下班时间和特定场所的限制,具有一定的连续性。所以,不能简单地以发明创造是在上班时间还是在下班时间完成的作为区分标准。
 
   三、通过继受取得
 
   申请专利的权利是可以转让或者赠与的,发明创造的所有人可以在申请专利之前,将其所具有的申请专利的权利转让或者赠与他人,由他人获得申请专利的权利,并在申请批准后成为专利权人。发明人或者设计人死亡的,其继承人有权将被继承人完成的发明创造申请专利并获得专利权。当然,具有人身权性质的发明创造署名权是不能转让和继承的。通过转让、赠与或者继承取得申请专利的权利的人,在申请专利时仍然要把原发明人或者设计人列为发明人或者设计人,否则,就侵犯了人家的发明创造署名权。
在线客服

如有疑问,可免费在线咨询顾问,我们会从专业的角度为您解答。当然您也可以到我们公司,或者邀请我们专利工程师到您公司详谈,我们的服务人员将热情为您服务!

立即在线咨询 点我立即预约
相关文章推荐
  • 欧盟和英国外观的优先权

    外观设计的优先权指的是一段保护期限,根据申请人在其他国家的在先申请的申请日期,在6个月内提出外观设计优先权。根据欧盟和英国知识产权局的规定,优先权的期限不能延长,因此......

    查看详情
  • 韩国发明专利申请费用

    韩国是最近经济发展较快的国家,特别是在电子产品上。因此很多中国的企业为了扩大自己的海外市场,也将投入扩展到韩国。同行的如果要想自己的技术或者韩国的保护,申请韩国专......

    查看详情
  • 日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费用

    日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对象和我国的实用新型类似,都是保护的利用自然法则做出的技术创作中涉及物品的形状、构造或其结合的创作。申请经过初步审查后授予专利权,其保护期......

    查看详情
  • 日本发明专利申请费用

    日本的专利保护类型分为发明专利、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两种,和我国的专利划分的类型相同,因为同样都是大陆法系。发明专利的保护客体基本上就是我国的发明专利相似,其保......

    查看详情
  • 英国发明专利申请费、授权费、年费是多少

    年费:第5-8年每年3500元;第9-13年每年5000元;第14-17年每年6800元;第18-20年每年8000元。授权/领证费(含前四年年费):5000元;审查意见答复:5000元/次起(根据具体的审......

    查看详情
代理人推荐
  • 肖思慧

    商标代理人

    教育背景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广告艺术设计与制作2009毕业后一直从事知识产权代理...

  • 潘金凤

    商标代理人

    教育背景广东第二师范学院,行政管理2011毕业后一直从事知识产权代理工作,积累了较丰...

  • 周晓武

    专利代理人

    教育背景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广告艺术设计与制作技术领域:机械、电子2016年进入知...

合作客户
分享按钮